國家農業產業強鎮——濉溪縣百善鎮年初以來,多措并舉打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“組合拳” 。
不誤農時田管小麥。百善鎮農田面積25萬畝,冬小麥面積24萬多畝,品牌糧食全覆蓋,良種覆蓋率90%以上,是濉溪縣小麥生產大鎮。2月下旬初以來,天氣漸暖小麥進入返青期。鎮農業綜合服務站8名技術人員,分片包村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,指導農民科學防治病蟲草害,適時追肥澆灌小麥返青水,促弱苗轉壯,為今年小麥高產穩產夯實根基。
落實產業扶持政策。廣泛宣傳淮北市推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扶持范圍及財政扶持資金、扶持對象及申報條件、項目申報程序和時間等政策。按照相關要求時間節點,3月上旬百善鎮已初審申報農業規?;a新增土地流轉、全程托管社會化服務、農作物育繁推一體化基地(企業) 、設施農業、農產品加工等推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扶持項目10多個。
建好高標準農田。百善鎮每年小麥良種繁育面積10多萬畝,是名聞省內外的種子大鎮。近年來旱澇自然災害頻發,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如何起著至關重要作用。百善鎮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夯實小麥良種產業基礎,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重要舉措。至2021年,己在宋廟、王司等10個行政村興建高標準農田 8萬余畝,去年又把10年以上農田未治理、田間主干道路未硬化、機井干枯、溝渠淤堵缺少橋涵閘等影響糧食生產的魯店、龍沱、龍橋3個行政村的3萬畝農田,申報了縣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。進行土壤改良、新打機井、疏浚溝渠、興建橋涵閘、田間道路、農田輸配電、栽植防護林生態保持工程等。去年7月份動工, 如今正抓住春季“黃金時期” 抓緊施工,4月底即可竣工實現溝相通、路相連、旱能澆、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,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積極作用。
發展特色農業。培育龍橋、龍沱有種植蔬菜生產技術村發展壯大蔬菜種植產業;支持郭屯、馬鄉“養鴿村”抱團發展乳鴿養殖,推動乳鴿產品標準化、產業化、品牌化,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,讓百善“菜籃子”走進千家萬戶。改變秋種小麥--夏種玉米傳統生產模式,在黃新莊、道口、前營等村種植夏季高油酸花生4萬畝,發展高質高效花生特產業,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