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工黨中央日前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遞交提案,建議應一體化推進黑土地保護與東北農業現代化,通過土地利用的高度規?;?、集約化、科技化、智能化,科學處理保護和利用的關系。
提案提出,東北地區耕地面積約6.21億畝,其中典型黑土耕地面積約2.96億畝,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(6.140, -0.13, -2.07%)生產加工基地,糧食產量占比超過1/4,商品量占比1/4,調出量占比1/3。黑土地是“耕地中的大熊貓”,是我國重要戰略資源,也是東北振興得天獨厚的基礎優勢。
目前,東北黑土地保護尚未在國家層面立法,還存在剛性約束機制有待形成、資金投入及統籌力度不足、集約化程度較低、政策合力有待加強等問題。
提案建議,一是建立最嚴格的黑土地保護機制。加快推進黑土地保護立法,參照國家生態保護區機制,在高品質農業特區設立黑土資源保護區。全面推廣保護性耕作模式,避免過度使用農藥化肥,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,支持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區。加大黑土非法交易打擊力度,從源頭上斬斷利益鏈條。加強基層執法力量,將自然資源執法納入綜合執法體系,形成與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相適應的嚴格執法監管體系。
二是完善黑土地保護經費支持政策。統籌建立穩定的黑土地保護資金投入機制。完善糧食生產利益補償機制,在堅持中央財政縱向補償基礎上,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,建立產銷區橫向利益補償機制,以糧食調出量和調入量為基準核算補償標準,不讓承擔耕地保護地區“吃虧”。完善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和生態保育補貼政策,進一步擴大補貼范圍和加大補貼力度,實現補損平衡。結合國家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目標,建立土壤碳匯市場化交易機制,讓黑土地資源轉變為經濟資源,實現農民增收、固碳減排、黑土有機質含量提升多贏。
三是推進農業生產規?;?、智能化發展。鼓勵集約化經營,鼓勵種植大戶、農業生產合作社、規?;r場發展,積極推廣新型農業合作化,提高黑土地利用與保護的規?;?。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、智能化,在規?;疤嵯绿岣咿r業現代化水平。以“糧頭工尾”為方向,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,實施優質糧食工程,確?!皟灱Z優價”,支持東北地區統一打造“東北大米”糧食品牌,提高品牌辨識度。調整相關限制性措施,鼓勵和規范漢麻產業發展,支持東北地區建設全國重要的漢麻生產加工基地,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。
四是增強黑土地保護政策合力。因地制宜完善保護性耕作發展政策體系,對涉及黑土地保護的各類項目資金進行統籌整合,提高使用效率,切實發揮政策集聚效應。升級改造高標準農田,允許已建成高標準農田項目實施黑土地保護建設項目,將黑土地保護建設項目標準提高至畝均3000元左右。結合農業科技區域性特點,支持在東北設立國家黑土研究院,統籌央地科研力量,加強黑土地保護科技攻關。注重統籌黑土地保護與鹽堿地治理,改變重水利建設輕土壤改良的傳統路徑,探索建立“重大工程+技術配套”治理模式,實現工程效益最大化,拓展東北地區糧食增產空間。